富裕的亞洲買家對于全球酒莊、葡萄園的搜尋范圍正在不斷拓寬,推動美國加州索諾瑪、新西蘭霍克斯灣(Hawke’s Bay)以及澳大利亞巴羅薩谷(Barossa Valley)等全球主要產區(qū)的葡萄園價格全面上漲。
熱門產區(qū)價格飚升
根據全球領先商業(yè)地產咨詢公司萊坊(Knight Frank)最新公布的全球葡萄園數據,截至2014年6月的一年間,面積為2~15公頃的“生活方式類”葡萄園價格漲幅達4.5%。作為一種投資方式,其回報率超過了葡萄酒(3%)和名表,但落后于古董汽車(25%)。
葡萄園價格漲幅最大的當屬美國加州的索諾瑪縣,一年之內該地區(qū)葡萄園價格上升了17.9%。與此同時,新西蘭葡萄園的價格增長也十分顯著,霍克斯灣和馬爾堡的葡萄園價格分別上漲了17.6%和13.3%。澳大利亞巴羅薩谷的葡萄園價格也上漲了14%。
相比之下,舊世界產酒國的葡萄園價格增長相對較緩。其中,意大利基安帝(Chianti)的葡萄園最受追捧,價格上漲了12%,但皮埃蒙特(Piedmont)的葡萄園價格非但未漲反而整體呈下跌之勢,不過巴羅洛(Barolo)葡萄酒的流行推動該產區(qū)葡萄園交易價格仍高達每公頃100萬歐元。
“對于葡萄園投資者來說,最大的挑戰(zhàn)在于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投資地點。不同于其他農產品,葡萄酒是一種地域性很強的產品,每一塊葡萄田都會有上百種微氣候,這些或好或壞的微氣候都會影響葡萄酒的品質。”萊坊公司意大利區(qū)負責人Bill Thomson說,“所以想要找到優(yōu)質的葡萄園,除了熟知當地情況外,還需要進行詳細的調查。”
Thomson還補充道:“葡萄園投資的復雜性還在于,如果投資者蜂擁購買同一產區(qū)的葡萄園,會導致當地葡萄酒供大于求。”
盡管美國與澳大利亞葡萄園的價格正在上漲,但并非所有的新世界產區(qū)葡萄園都是一派繁榮景象。事實上,新世界許多國家產區(qū)的葡萄園價格都在下跌,如南非斯泰倫布斯(Stellenbosch)產區(qū)葡萄園的價格下降了10%,智利空加瓜谷的葡萄園價格也呈下降態(tài)勢,降幅達14%。
亞洲人成漲價推手
盡管投資葡萄園的人來自世界各國,但亞洲投資者在許多產區(qū)中都占有較大的比重,并且推動了全球葡萄園價格上漲。近年來,中國投資者除了不斷在波爾多地區(qū)發(fā)起大規(guī)模收購之外,在其它產區(qū)也屢屢出手,收購了巴羅薩谷、納帕谷及馬爾堡等產區(qū)的多家酒莊。2014年12月,中國企業(yè)家William Wu還收購了南非開普敦省黑地酒莊(Swartland Winery)51%的股份,獲得了該酒莊的控股權。
中國人對各國葡萄園的收購,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葡萄酒愛好者對于不同產區(qū)葡萄酒的偏好。據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(OIV)的數據,2013年,中國對法國葡萄酒的進口量下降了12.3%,而美國葡萄酒的進口量卻上升了8.8.%。此外,對智利與意大利葡萄酒的進口量也呈上升趨勢。
調查還顯示,其它亞洲國家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也表現出對葡萄園投資的興趣。在納帕谷的亞洲投資者,最多的來自中國內地,其次是韓國、越南,而中國香港投資者則表現出對澳大利亞巴羅薩谷的強烈興趣。
從其他國家來看,美國買家傾向于投資智利和阿根廷的葡萄園,同時,他們對新西蘭馬爾堡的投資熱情也大大超過中國投資者,成為該產區(qū)最主要的投資者。與此同時,美國投資者同樣對波爾多酒莊表現出濃厚的興趣。
而英國買家則對斯泰倫布斯、普羅旺斯以及托斯卡納(Tuscany)等產區(qū)的葡萄園比較感興趣,在上述地區(qū)的投資均超過了俄羅斯買家。
OIV的數據還顯示,2000年到2013年中國葡萄酒消費量上漲了57%。萊坊公司亞太地區(qū)負責人Nicholas Holt評論說:“中國人對葡萄酒的熱情不僅表現在葡萄酒進口量的顯著上升,還表現在海外葡萄園投資興趣的上升。”
調查顯示,中國有45%的超高收入群體(即指個人凈資產超過3,000萬美元的人士)都對葡萄園投資感興趣,這一比例高于任何其他國家。Holt解釋說:“這種熱情已經轉化成對于全世界葡萄園的投資,無論在澳大利亞巴羅薩谷、法國波爾多,還是美國納帕谷,中國人都是最重要的葡萄園海外投資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