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剛老師說:中國七萬家茶企干不過一個立頓,這不是中國茶的失敗,這應該是中國茶企的成功!否則,早就被立頓消滅干凈!
茶和酒是中華文化基本的傳承,如果哪天被某個企業(yè)一家獨大或是壟斷,才是民族和國家的沒落。不管是茶企還是酒企,就應該百花齊放百家爭鳴。劉春雄老師表示,民族產業(yè)基本上是分散的。白酒就是中國的民族產業(yè),一定是分散的。
酒業(yè)正值轉型 新主流酒將崛起
營銷專家鄒文武認為,中國酒業(yè)正在實現(xiàn)四化,即去中間化化、兩極分化、生存矮化和新主流化。
1.去中間化。白酒面臨去中間化——中間企業(yè)將活得很艱難,所以說五糧液、茅臺、瀘州、汾酒、郎酒、劍南春等品牌業(yè)績恢復很快。黃鶴樓被古井貢并購就是一種趨勢。
2.兩極分化。未來酒業(yè)生態(tài)也是兩極分化會很嚴重,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會越來越明顯,中檔消費價格的產品會做的很艱難,這也是牛欄山、老村長們逆增長的原因所在。高端白酒隨著社會的穩(wěn)定,逐漸會保留下來。
3.生存矮化。葡萄酒被歐洲矮化,啤酒被進口矮化,白酒被主流價值觀矮化,在經濟地位中也在被矮化。
4.新主流化。新主流正在形成,預調酒、果露酒、低度酒等新主流在崛起。
中小酒企破局 地產酒應做到極致
我個人非常贊同上述觀點,此前,我在《陳行軍:白酒發(fā)展遭遇瓶頸 未來前景堪憂》一文中提到,白酒(私藏定制是小眾)收藏應從兩個方向著手,即地產和特色。地產酒要講求本地強勢化、特產名片化,而特色則要凸顯本地功能化、特色強勢化。
其實,我不是說白酒企業(yè)都不行,只是說白酒總體規(guī)模會受到限制。去中間化、兩極分化很明顯會形成贏者通吃和中小企業(yè)艱難生存,瀕臨破產或是被其他企業(yè)收購。我個人更注重地方性中小企業(yè)的突破。
我說地產酒本地強勢化,不是說地產酒要全面開花、墻里開花墻外香之類,是指地產酒要立足本地、扎根本地、研究本地、契合本地,打本地感情牌,品質為基,包裝為骨,定位明確,酒體風格獨特,從渠道能見度、產品能見度、生動化、廣告招牌海報物料、本地口碑、品牌傳播、消費者重復購買在當?shù)亟^對強勢。讓自己酒隨處可見,隨手可買,隨便買得起。
當然,要找對對手,不要盯著所有競品,根據(jù)自己主力產品的價位、定位來確定對標對手,在某一品類做到極致。特產名片化其實是地產酒強勢化后的分支,地產酒變成本地的特產和名片,將特產做到極致,酒就不是單純的酒,而是就有機會走向全國甚至全球。像內蒙古的馬奶酒和悶倒驢,河北的羊羔酒,紹興的黃酒就是典型特產名片化。
發(fā)力特色酒 區(qū)域酒企強勢的根基
特色酒是依托地方特殊植物、農作物為主原料釀造。云南石斛酒、瑪咖酒,江西的葛根酒,海南的龜酒等等都是鮮明的特色酒,但特色酒不能做成保健酒,我更建議是養(yǎng)生酒叫法,其貼合中國日益增長的健康食品需求以及綠色環(huán)保的要求。
保健酒功能涉及個人隱私問題的公眾化,這是個人非常忌諱的問題,勁酒成功不是因為保健酒,而是因為高舉--廣告媒體的大量投放、低打--市場精耕渠道扁平化和長期的堅持。除勁酒外,沒有任何一家酒業(yè)在打著保健旗號下活的滋潤。
特色酒證明可以百草入酒(藥食同源),百谷入酒(傳統(tǒng)釀酒五糧之外的農作物,如苦蕎,如甘薯)、百花入酒(廣東三花酒、廣西桂花酒、菊花酒),釀酒的原料來源廣泛和酒的百花齊放。特色酒重點是特色,區(qū)別于一般酒企產品和風格,特色酒要做特色功能化和特色強勢化。所謂特色功能化其實就是放大產品的功能,滿足一部分消費者需求就好;所謂特色強勢化就是打造特色酒的特色,變成占據(jù)本地消費者某一類產品的代名詞,在區(qū)域或是某一類渠道絕對的強勢。
地產酒和特色酒的關鍵還是立足本地,打造成本地的著名品牌,并成為本地的文化符號和名片。地產酒和特色酒企業(yè)不一定追求規(guī)模,小而美,小而強才是地產酒和特色酒突破的方向。做好做透一個地級市或是幾個地級市甚至一個省已經是足夠大的規(guī)模,參天大樹有參天大樹的活法,小草有小草的活法,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才是中國酒業(yè)應有的常態(tài)。
原文題目:《中國酒業(yè)--警世通言》
相關閱讀:陳行軍:白酒發(fā)展遭遇瓶頸 未來前景堪憂
酒業(yè)亟待復蘇 誰會是下一頭站在風口上豬?
中小酒企區(qū)域強勢 酒業(yè)方能呈現(xiàn)百家爭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