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2年對于波爾多而言,不僅僅是像1929、1945和1961那樣的“世紀年份”,而且更被稱為是“世紀頭獎”,是波爾多在整個20世紀改變命運的年份。
波爾多的1982年絕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好年份,即使是30多年之后的今天,該年份的偉大葡萄酒依然能夠讓愛好者們激動不已。那么,究竟是什么東西使得1982年如此特別呢?
完美的夏天
曾經擔任帕圖斯(Pétrus)酒莊釀酒師的Christian Moueix認為,1982年波爾多的夏天堪稱完美,跟1989年和2005年一樣。當時擔任一級莊奧比良(Haut-Brion)酒莊總監(jiān)的Jean-Bernard Delmas表示,1982的夏天好得不切實際,炎熱而干燥的氣候使得葡萄園免受病害、昆蟲的困擾,葡萄果實沒有受到絲毫的侵害,保證了收獲的質量。
實際上,二戰(zhàn)之后的1959年的夏天同樣美好,但是卻并沒有成為偉大年份,那是因為當時釀酒質量的低下,使得半數(shù)的波爾多葡萄酒最終變得酸醋一樣難以入口。而1982年則一切都很順利。
(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本站)
偉大的復蘇
1982年對于波爾多來說非常關鍵,因為在1970年代初期,這個世界頂級葡萄酒產區(qū)遭遇了嚴重的經濟危機。不過,波爾多的復蘇來之不易。
實際上,從1975年開始,波爾多已經出現(xiàn)了好轉的跡象。到了1980年,波爾多一級莊的價格已經大幅上漲至80法郎,而1982年則將一級莊的價格翻了一番還多,達到180法郎。
不過,但是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對1982年份依然抱有懷疑。由于在發(fā)布初期表現(xiàn)突出,反而讓許多買家認為82年份難以長時間陳年,只適合在年輕時飲用,因此82年份的波爾多在期酒(En Primeurs)發(fā)布初期并不吃香。加上水漲船高的價格,需求量很不理想。
然而,來自美洲大陸的強烈需求拯救了82年份的波爾多。在1982年之前,幾乎沒有美國人對波爾多期酒感興趣。但是從70年代以來,美國人對波爾多葡萄酒的興趣已經越來越濃厚。真正讓波爾多葡萄酒在美國市場流行起來的原因,除了品質之外,更重要的實際上是匯率的變化。
進入1980年代,美元持續(xù)走強,當時1美元可以兌換10法郎,幾乎相當于今天的兩倍,這使得法國酒性價比非常突出。其結果就是,1982年份成為戰(zhàn)后第一個廣泛在投資市場流通的年份。
此外,由于1982年是高產之年,其產量相當于1959年的2倍,因此波爾多有大量的葡萄酒可以提供給美國人。
“葡萄酒皇帝”為之賭上一生名譽
雖然客觀上有種種有利條件,但是1982年份波爾多葡萄酒在美國仍然欠缺一點點的認可。當時美國最具聲望的酒評家Robert Finigan延續(xù)了酒評界的保守觀念,即發(fā)布初期表現(xiàn)很好的葡萄酒往往不具備很強的陳年能力,因此對1982年份并不看好。這也是當時酒評界對82年份的普遍看法。
不過,當時年僅35歲的另一個羅伯特——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,則對82年份有著近乎瘋狂的熱情。在1983年,他兩次在他創(chuàng)辦的Wine Advocate雜志上對82年份大加贊賞,一副“眾人皆醉我獨醒”的姿態(tài)。1984年1月,他給予1982年份的帕圖斯和木桐(Mouton)100分滿分評價。帕克的100分制意外地受到美國葡萄酒買家的歡迎,贏得了巨大的影響力。帕克在酒評界的豪賭也讓他收獲了極大的聲譽。
波爾多風格的革命
帕克與82年波爾多的成就相輔相成。帕克偏愛強勁、豐厚的口感(他給予滿分的帕圖斯和木桐均是此類風格),波爾多葡萄酒在接下來的2~30年間也經歷了趨向于“強大風格”的轉變。
由于釀酒技術的進化,加上氣候的持續(xù)暖化,波爾多釀酒葡萄的成熟度越來越高,所釀出的葡萄酒也越來越豐滿。1982年份波爾多葡萄酒的平均酒精度為12.5%,到了1997年達到了13.5%。
比酒精度飆升得更加厲害的,則是波爾多葡萄酒的價格。以1982年份的拉菲為例,其價格目前已經達到了2.5萬元人民幣左右;同為波爾多一級莊的拉圖(Latour),零售價也高達1.5萬元。
從不被看好到收藏家瘋狂追逐的對象,1982年的波爾多葡萄酒見證了這個葡萄酒產區(qū)的偉大復興,將其稱之為波爾多歷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也絲毫不為過。